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高油價才是硬道理

自2004年,全球經濟開始走出SARS的陰霾,逐步緩步復甦,全球化帶動中國印度等國對能源的需求,推動原油價格的上揚,逐漸上漲的油價便成為街頭巷議的話題,可惜,相較於他國政府積極發展綠色能源與交通政策,本國政府卻是以拖帶變,天真地期待油價能夠儘快跌回原點。當時一位行政院長甚至以穩定物價,減輕民眾負擔為由,阻擋油價反應成本上漲,造成當年度中油的鉅額虧損,必須由全民買單,形同強迫污染承受者補貼污染製造者,這種為討好選民而犧牲經濟效率的媚俗政策,不但是政府失能的最佳範例,更是對社會正義最大的嘲諷。

事實上,汽車不但會產生空氣污染,排放CO2加速地球暖化,更佔用道路行車空間,造成交通阻塞,這些伴隨汽油消費產生的鉅額社會成本,理應全數由開車者承擔。因此,我們主張汽油零售價格不但必須立即完全反應國際市場波動,更必須如一般先進國家對汽油課徵高百分比的汽油稅,大幅調高台灣當前被人為扭曲的過低油價高油價除了符合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外,更有以下其他優點:

高油價符合社會正義:有錢人開大車,中產階級開小車,窮人坐公車,所得越高越高油用得越多,也要繳越多的稅,汽油稅是具有所得重分配效果的累進稅,而且汽油稅隨油徵收,難以避稅逃稅,是稽徵成本低廉的理想稅源。

高油價可以提高台灣經濟的競爭力高油價不會妨礙經濟成長,只會加速產業的重新洗牌,將高耗能、無效率的企業淘汰出局。與我國產業結構相似的韓國,在九八年金融風暴後以大幅調高汽油稅作為政府替代財源,汽油稅收入約佔政府總歲入的5分之一,其汽油零售價格將近台灣兩倍,然而其近年來經濟表現卻遠較台灣亮眼。印尼在2005年取消長年為人詬病的汽油補貼,一年內汽油價格分三次調漲4倍,隔年經濟成長卻創下金融風暴後最高紀錄,股市並且大漲5成以上。台灣經濟已經被韓國趕上,再繼續洋洋得意的標榜亞洲最低油價,恐怕被印尼超越也是遲早的事。

高油價可以讓大家從不得不開車的囚犯困局中解脫出來:許多人並不喜歡開車,但因為其他人開車,道路對單車不友善,若只有少數人以單車通勤,則必須承受污濁空氣與危險交通的雙重威脅,所以自己也被迫開車,這是賽局論中典型的囚犯困局。大幅調高油價則提供必要的訊號,讓大家可以同時改變通勤習慣,一起不開車,採用單車與大眾載具作為交通工具。

高油價全民皆大歡喜:由於油價上漲,將可大幅減少路上車輛,因此付得起高油價開車的有錢人可以免於塞車之苦;而付不起高昂油價的中產階級則可享受以汽油稅補貼的廉價而便捷的大眾交通工具,道路的車輛與空污減少之後,也將大幅增加單車與行人的用路空間與安全性。

台灣必須儘快地透過汽油稅的課徵將汽油零售價格調整到一公升50元以上一般先進國家的油價水準,長期而言則要以超越日本韓國的亞太地區最高油價為目標,以高油價加速產業升級,以高油價降低用車頻率,減少汽機車空污排放,釋出既有道路空間給單車與行人,讓城市裡的單車通勤真正成為一種經濟、環保、健康的選擇。